欢迎来到第九届丝博会低空经济展,距离开幕还有23天

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低空经济展

2025年5月21日-25日 ·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

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>新闻聚焦

低空经济携手农业:构建现代农业全新范式在经济发展的广袤版图中

时间:2025-04-10

  来源:文章来源于网络
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无人机植保效率提升50倍,农药减半节水90%,政策补贴降低购机成本30-50%。当eVTOL飞行器与AI深度融合,从播种到采收的全周期智能化管控正在田间实现,这场涉及12省81.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变革,正用北斗定位与激光雷达技术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低空经济作为依托低空空域资源蓬勃兴起的新兴经济形态,正与农业领域深度交融。这种融合犹如一场强劲的变革浪潮,有力推动着传统农业朝着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绿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。从无人机在植保工作中的广泛应用,到对农田的精准监测;从物资的高效物流运输,再到灾害发生时及时的应急响应,低空技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方式,重塑农业生产的固有模式,已然成为驱动乡村振兴、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动力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><img src="/upload/image/20250410/1744273464149212.png" title="1744273464149212.png" alt="微信截图_20250410155559.png"/>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一、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核心应用场景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1. 精准植保,实现高效作业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在当下,无人机植保无疑是低空经济在农业应用中最为成熟的典范之一。配备了先进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无人机,能够极为精准地规划并控制农药喷洒路径。凭借这一技术优势,不仅可以减少高达50%的农药使用量,节水幅度更是达到90% 。与此同时,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惊人,每小时可完成120 - 150亩农田的作业任务,这一效率是人工劳作的50倍之多。以江西都昌的农户实际操作为例,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时,仅仅2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作业;而安徽新农人周翠翠借助无人机开展施肥工作,更是将原本耗时较长的施肥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天。值得一提的是,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,进一步为大规模农田的协同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,极大地提升了整体作业效能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2. 农田监测,依靠数据驱动决策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无人机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,为农田监测工作开辟了全新路径。通过搭载各类先进的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,无人机能够实时、全面地采集农田的各项数据,进而对作物的生长态势、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土壤墒情进行精准分析。例如,哈尔滨工程大学潜心研发的“空地一体化水田除草机器人”以及“边缘智能检测系统”,能够依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动态调整作业策略,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,实现智能化作业。北大荒集团同样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对作物长势进行全方位监控,成功实现了从以往依赖经验的传统种植模式,向依靠数据驱动的现代化种植模式的转型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3. 物流运输与应急响应,保障农业全流程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在一些地理位置偏远或是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,无人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承担起农资运输以及农产品配送等重要任务。郑州的UU跑腿创新性地运用无人机实现了同城货运配送服务;在西藏地震救援中,中航工业的无人机在极端的高原高寒条件下出色完成灾情侦察任务,充分展现出其在应急响应工作中的巨大价值。此外,浙江桐庐县展示的无人机养殖投喂技术,不仅有效减少了饲料浪费,还显著提升了投喂效率,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二、技术支撑与政策驱动,双轮助力发展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1. 技术创新:迈向智能化与多技术融合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当下,无人机技术正与5G、AI、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紧密融合,迸发出无限创新活力。深度学习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农田图像以及气象数据,从而实现精准施药;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技术的应用,则极大提升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避障与目标识别能力。像河南蓝天实验室等一批专业科研平台,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无人机适航审定以及低空空域管理等关键领域,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,为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筑牢技术根基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><img src="/upload/image/20250410/1744273501917479.jpg" title="1744273501917479.jpg" alt="2024051308310237311060.jpg"/>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2. 政策支持,加速市场扩张步伐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,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,并出台一系列农机补贴政策。自2024年起,植保无人机正式被纳入常规补贴范畴,这一举措使得农户的购机成本降低了30% - 50% ,有力加速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普及速度。河南、山东等地积极响应,通过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、开放试验空域等方式,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布局。例如,安阳制定了宏伟目标,计划引进80家无人机企业入驻;郑州则全力争创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,为低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3. 市场潜力巨大,积极拓展国际化道路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目前,中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0万架,作业面积达到4亿亩。据权威预测,到2035年,这一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.5万亿元,发展前景极为广阔。大疆等行业领军企业更是将先进技术输出至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,其产品全球保有量超过30万台,累计作业面积达75亿亩次,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三、正视挑战,探寻突破路径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1. 人才短缺,亟待完善培训体系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据行业预测,未来5 - 10年,农业无人机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,但目前人才缺口高达50% 。山东郓城的鑫福农业积极探索解决方案,通过实施“一村一机一机手”计划,成功培训出180余名持证飞手,其中90后占比达到85%。不仅如此,鑫福农业还大力推动CAAC高级认证工作,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优秀范例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2. 空域管理与安全监管,需强化规范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当前,低空飞行的相关法规尚不完善,缺乏统一标准。以河南为例,仅郑州、安阳开放了部分空域,跨区域飞行仍面临诸多限制。不过,滨州低空智能感知平台通过构建“光储充用”无人机场以及一体化调度系统,为低空飞行的安全管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3. 土地集约化与基础设施配套,亟待加强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零散的地块分布严重制约了无人机作业效率的提升。山东郓城通过推进81.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有效推动土地连片经营,为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四、未来展望:低空经济助力构建农业新生态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随着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等新型装备的持续研发,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: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- 全链条智能化:在未来农业生产中,无人机将深度融入从播种到采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结合AI技术,无人机能够根据实时数据生成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,实现农业生产的全方位智能化管控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- 农文旅融合:低空观光、无人机表演等新兴业态的兴起,将为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,有效提升农业附加值。例如,河南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,积极规划低空旅游项目,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- 绿色可持续发展: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,能够有效减少化学药剂使用,降低碳排放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贡献力量,推动农业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。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结语</p><p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低空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,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一场涉及农业生产关系重塑的深刻变革。在政策引导、技术突破以及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下,“无人机 + 农业”的发展模式正从理论设想逐步走进田间地头,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。展望未来,随着空域进一步开放、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以及基础设施持续完善,低空经济必将深度挖掘农业发展潜能,为乡村振兴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</p><p><br/></p>
返回列表


参展报名

参会报名

官方微信

联系我们

返回顶部

直达底部